目的地

复宏汉霖狂飙,半年营收25亿

  • 来源:21经济网
  • 时间:2023-08-30 07:55:35

记者/ 韩璐 编辑/ 谭璐

处于漫长修复期的创新药领域,有药企已率先实现盈利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8月25日晚间,复宏汉霖发布中期业绩。截至6月30日,收入25亿元,同比增长超九成,净利润约2.4亿元,转亏为盈。公司将收入与盈利归因于核心产品的陆续商业化,销售放量。

与传统创新药相比,复宏汉霖在商业模式做了差异化设计,先以“物美价优”的生物类似药起步,确保现金流,再向创新药拓展的“务实路线”。

目前,公司有5款产品获批上市,分别为汉曲优(曲妥珠单抗)、汉斯状(斯鲁利单抗)、汉贝泰(贝伐珠单抗)、汉利康(利妥昔单抗)和汉达远(阿达木单抗),前3款为实体瘤治疗产品。

对复宏汉霖来说,盈利是有迹可循的,2019年至2022年,其营收分别为9090万元、5.876亿元、16.825亿元与32.147亿元,每年都翻倍“狂飙”。

今年上半年,汉曲优全球已实现销售12.77亿元,同比增长近六成。汉斯状去年3月上市,到今年3月,单月销售额已破亿元,报告期内实现销售5.56亿元。

至此,复宏汉霖成为国内第一家依靠产品销售实现盈利的18A生物医药企业。

拥有自我“造血”能力后,公司在融资的渠道和时间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。

同时,复宏汉霖任命了新CEO朱俊。2019年3月加入公司担任CMO的他,其后被任命为总裁并兼任CFO,接下来他将以CEO、总裁兼CFO的身份管理公司。

在接受《21CBR》记者专访时,朱俊表示,他关注的内容:一是稳住销售增长;二是产品国际化,希望今年有更多管线挺进美国和欧洲市场;三是挖掘更多年轻的管理人才。

朱俊说,希望将复宏汉霖打造成“灵活的胖子”,“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,销售规模够大,机制与执行力够灵活。”

以下为朱俊自述(经编辑整理):

(复宏汉霖CEO、总裁、CFO朱俊)

盈利必然

要在10年内盈利,我们在赛道选择上是讲究的。

复宏汉霖选择的是生物类似药(Biosimilar)作为起步的平台,这其实是一个新型产业,美国至今只批准了27个单抗生物类似药,且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%,是与仿制药、创新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技术平台。

生物类似药最大的特点是相对周期短。通常一款生物类似药在临床前需要1~2年的时间,临床需要4年,也就是说,5~6年时间可以把一款药品做出来。

对企业来说,周期短的机会和挑战都很明确。

比如,投入高。一款药品的成本是10亿元,传统创新药的消耗时间约10-15年,前期每年可能投入几百万元到一两千万元,逐步增加。

生物类似药的投入周期被缩短了, 10亿元的临床开支可能就要集中在4年里花费,对企业来说,资金压力更大。一款产品在临床阶段,公司的账上每年至少要有两亿现金,如果5款产品同时进行,每年的投入资金至少10个亿。

在商业机会上,生物类似药的成长逻辑也是不同的。

生物类似药的投入,实际上是考验团队的能力模型,因为更需要全球化的临床和运营能力。

生物药不可能是一款in China,仅仅for China的产品,单一市场负担不了整个开发成本。全球化面前,生物类似药在临床三期时,基本上都是全球招募。

做生物类似药平台,所有的规划,都是“早熟”的节奏。

我们比中国大多数的生物制药企业更早面临全球化,需要自建一支全球化团队,具备全球化临床、全球注册以及全球高质量工艺体系的能力。

目前,复宏汉霖是国内已上市生物药企中,自研产品商业化最多的公司。

汉曲优在41个国家获批上市,完成了从临床1到3期试验、各国药监申报、核查,再拿到批件的完整上市流程。

其实,生物类似药项目,立项时对商业化市场就有预期了。如果原研药全球销量50亿美元的话,生物类似药上市销量如果占到十分之一,即5亿美元,那每年的销售情况是有预判的。

目前,复宏汉霖的自主商业化团队大约有1000人,负责3款实体瘤产品——汉曲优、汉斯状、汉贝泰的推广。

蓝海市场

生物类似药的产品成药性是稳定的,拥有高度确定性,不像传统创新药。

从成功率来看,生物类似药产业化的成功率是57%,创新药进入临床后的成功率是7%,复宏汉霖目前生物类似药的成功率是100%。

从技术开发角度,做生物类似药甚至比创新药更难。

做生物类似药,如果临床前分子做不出来,没有办法与原研药落在80%-125%的相似度里,就没有办法往下推进。创新药的临床前压力反而小,进入临床才是炼金炉,风险急剧增加。

两者的风险释放时间点不同。

过去十年,复宏汉霖经过了Biosimilar阶段,现在我们要在维持全球化运营能力的基础上,布局Biosimilar+。

第一,“+”更多的国家与市场。

Biosimilar的产品起量较快,往往第二年就能达到十几亿销售额,公司回血也快,但也有局限性,第三、第四年会因为竞争企业加多,或者市场出现其他升级产品,收入放缓,不能只做中国市场。

第二,“+”创新药业务。

四款已经上市的生物类似药,可以给公司带来平稳的收入,但也需要一些脉冲式的收入,就是所谓的爆款——创新药。

PD-1产品汉斯状(斯鲁利单抗)在去年3月获批后,截至2022年底,上市不到10个月即实现超过3亿元销售额,2023年3月单月销售额过亿,预计会成为今年超过10亿元的产品。

复宏汉霖目前5款上市产品中,有3款的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0亿元,但企业脉冲式收入的目标是百亿元,甚至是百亿美元级别。

汉斯状潜力巨大,它在国内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,也是全球首个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PD-1抗癌药,这是之前K药和O药纷纷折戟的领域。

接下来还会迎来一个重磅的适应症——胃癌新辅助/辅助,这还是一个蓝海市场。目前针对该细分领域的免疫疗法研究较少,有望使胃癌患者在前线便从肿瘤免疫疗法中获益。

亚洲是胃癌高发的区域,如果按照每年中国新发胃癌患者50万人、日本30万人的规模来估算,汉斯状仅覆盖其中20%约16万人,按一年一个患者7万元的治疗费用计算,这个新适应症就有112亿元的潜在市场。

我们还有一款在研产品HLX22单抗注射液,针对胃癌及乳腺癌,已完成二期临床,数据尚未公开,也将是一款潜在爆品。

第三,“+”ADC药物。

复宏汉霖现已积极布局EGFR、PD-L1、4-1BB、HER2等多个靶点的AXC,多款ADC产品即将进入IND阶段。

第四,“+”高危、临床需求尚未满足的疾病领域。

全球有大量复杂的疾病,尚未破解,比如渐冻症、阿尔兹海默症、帕金森、心血管代谢疾病等,这些领域的投入产出比很低,公司也要拓展非肿瘤疾病领域,为技术创新和治疗领域布局储备“弹药”。

前三块业务是基础,但我们不能只做低风险高回报的产品。就好比驾驶一艘能去到诗和远方的船,前期积累的养料和物资,用来慢慢开发,从一家赚钱的公司,变成一家更优秀的公司。

从产品管线来看,我们布局了一个多元化、高质量的产品管线,涵盖63个分子(包括14种生物类似药和49种创新药),超过80%的产品属于自主开发产品。已上市的几款产品全面覆盖了我国高发癌种,在自身免疫疾病、眼科疾病等领域也积极布局。

卷出国外

“聪明的研发”,不能什么都做。近三年,复宏汉霖做了很多减法,即管线的梳理和优化。

我们有“三心”原则,在早期临床前,要“花心”,可以大胆立项。进入临床后,在看数据、评估数据上要”专心“。临床三期阶段,一定要“狠心”。

我们现在都是做全球三期临床,不狠心,就会注册很多项目,既浪费资源,也降低成功率。

对企业来说,全球临床的效率是最高的,但对企业要求也高,需要评估药品本身可否在全球市场招到病人入组,产品本身要有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
所以,自然会淘汰一些产品,保证成功率,一个是在前期管线选择和技术路线设计上,另外一个关键,就是要淘汰成功率低的,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产品从临床走到上市落地,令更多患者受益。

在运营上,复宏汉霖有过几次大攻关。

首先,是与各国监管机构的沟通。我们刚开始做生物类似药的时候,国内并没有相应的指南与规则,需要企业和监管共同探索。

第二,是转厂。去年疫情期间,我们完成了松江基地(一)的获批,转厂是一个大工程,涉及生活资料、人员调度等,我们提前了5个月完成。

我们现在拥有三个生产基地:徐汇基地、松江基地(一)及松江基地(二),现有商业化总产能48,000升,2026年商业化总产能可达144,000升。

第三,是积极推动国产化。每一项原料的国产化,都是一次大变更,注册任务很多,短期运营成本增加,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原材料稳定供应。

复宏汉霖已经从生物技术企业(Biotech)成长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(Biopharma)了。后者的判断标准通常有3个点:

1,研产销全链条覆盖。

2,实现盈利,且是在保持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在20%-25%的高质量盈利。相当于产品销售是研发费用的4-5倍,才够覆盖这些成本。

3,管线梯队性强。要确保不断有新产品上市,正向现金流以及持续性盈利。

这三点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的及格线。

第4点,管线的多样性与合作性。BD(Business Development,商务拓展)是公司研发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license in也是一种研发能力,我们希望“内外兼修”,至少20%-30%的产品来自外部BD,借助外力来延长自己的效益体系。我们会优先考虑可能与汉霖已有产品形成合力的外部产品,从ADC(抗体药物偶联物)起步,重点关注创新潜力靶点、双靶点抗体平台、AXC产品等。

第5点,全球化布局。不只是在国外做临床、注册上市产品,还要设立欧美总部,且覆盖研产销全部环节,在全球商业流通方面也有自己的团队。

我们距离“成熟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复宏汉霖全球化的注册、临床、生产都已经在路上,还欠缺一支自己的海外商业化团队。

以PD-1产品为例,国内市场逐步饱和,而在美国,单一药物售价可以比国内高20倍。那么所有投资收益都是20倍,因此“卷”出国外,才是大市场。

今年上半年,我们实现盈利,接下去会进一步加大投入,关注生态伙伴资源的建立和孵化。在社会责任方面,我们也有底气去尝试攻克更多更难的疾病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海峡教育装备网版权所有  

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

  

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